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进行时

发布日期:2025-08-04 10:00 编辑:节水办 来源:宿州市城市管理局 阅读: 字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意见》从全力保障江河安澜、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江河水生态保护、持续改善江河水环境、传承弘扬水文化,完善江河保护治理机制等6个方面24项举措,对江河保护治理任务作出系统安排部署。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6月30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意见》。7月16日,水利部召开贯彻落实《意见》会议,要求水利系统切实抓好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健全中央统筹、流域协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发扬实干精神、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凝聚江河保护治理合力,确保江河保护治理各项目标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意见》出台后,长江委党组迅速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把学习《意见》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相结合,与长江保护治理实践相结合,积极谋划长江流域“十五五”水利高质量发展工作,抓紧研究细化落实举措,持续推进《意见》学习宣贯走深走实。

长江委将心怀“国之大者”,坚决扛牢流域“代言人”职责,加快构建长江保护治理新格局,全面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一是持续健全流域防洪工程、雨水情监测预报、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三大体系,强化洪涝灾害风险防控,确保长江岁岁安澜。二是持续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国家水网建设,科学谋划战略储备水源,增强流域水资源总体调配能力,竭力保障供用水安全。三是持续加强系统保护修复,统筹长江源头至河口、水域和陆域的全域保护,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积极做好幸福河湖建设,持续强化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水质安全保障,加强“两湖”“两库”等重点区域保护治理,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四是持续完善保护治理机制,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健全法规制度、推进协同治理,强化科技支撑、注重人才培养,传承弘扬好长江水文化,不断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水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意见》为做好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黄委将结合实际,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遵循“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高标准建设古贤工程,推进测雨雷达组网及水文站网建设,完善防洪抢险救援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做好水工程统一调度,着力构建流域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保障黄河长久安澜。

二是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强化刚性约束,贯彻“四水四定”,配合做好“八七”分水方案调整审批,实施水资源差别化管理、干流取水全额管理,打好流域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三是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强化黄河源区封育保护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抓好中游水土保持,强化生态水量调度与管理,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维护黄河健康生命,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四是强化科技赋能,深化黄河三十大问题研究,推进“三条黄河”耦合联动,用好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传承弘扬水文化,推进黄河水文化繁荣发展,激发黄河保护治理内生动力。

五是加强流域协同,以流域为单元强化治理管理,落实“四个统一”,全面贯彻黄河保护法,履行好水行政监督管理职责,完善黄河保护治理机制。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淮委认真落实水利部工作部署,迅速召开委党组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意见》,研究安排细化实化具体措施。

淮委将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视察淮河重要指示精神,扛牢水旱灾害防御天职,全力保障淮河安澜;组织编制流域“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推进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早日批复,加强规划管理和实施评估;开工淮河干流峡涡段、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加快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提标等工程前期工作,不断完善流域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深化数字孪生淮河建设,提升“四预”能力;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有效管控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加强取用水全过程监管,科学配置调度流域水资源;严格河湖库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加强流域重要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打造绿色生态廊道,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传承弘扬淮河水文化,当好“淮河代言人”,履行好流域管理机构职责,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加强统筹协调,健全机制制度,凝聚流域各省合力,协同推进淮河保护治理不断实现新突破,为形成江河哺育人民、人民守护江河、人水和谐共生的江河保护治理格局贡献淮河力量。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对于深入实施国家“江河战略”、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太湖流域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流域水安全事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和流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太湖局将把学习贯彻《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局系统全体干部对《意见》开展深入系统学习,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强化太湖流域保护治理的具体实践。

下一阶段,太湖局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意见》要求,以服务和保障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坚决守牢太湖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底线,统筹保障流域重要水源地供水安全,全力推进治太剩余工程建设,在太湖、新安江、淀山湖、大运河等重要跨省河湖进一步深化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大力推动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利任务实施,加快建设数字孪生太湖,传承、保护和弘扬太湖水文化,为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流域水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自治区水利厅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意见》,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措施。

会议强调,全区水利系统要把学习贯彻《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切实把《意见》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要紧密结合广西实际,聚焦保障江河安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江河水生态保护、改善江河水环境、传承弘扬水文化和完善江河保护治理机制等重点任务,逐项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推进《意见》落地见效。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强化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凝聚合力,提升江河保护治理整体成效。要对意见落实进展和成效进行动态跟踪,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部门好经验、好做法,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困难,确保党中央关于江河保护治理的各项要求在广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

《意见》出台后,小浪底管理中心将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相结合,与积极构建“安全大坝、生态大坝、智能大坝”相结合,围绕服务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各项重点任务,认真开展学习研讨和宣传贯彻,积极研究谋划贯彻落实具体举措。

小浪底水利枢纽安全稳定运行事关黄河下游地区的长治久安、事关黄河下游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小浪底管理中心将持续深入落实国家“江河战略”部署要求,坚定扛牢守好“国之重器”使命责任,为服务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作出更有力的贡献。

一是持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把确保大坝安全作为第一要素,全面压实安全责任,全面整治安全风险,通过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及大修技改,不断提升枢纽本质安全水平。持续压紧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和防汛备汛各项措施,建强防汛队伍,不断增强极端暴雨、特大洪水、重特大险情灾情等应对处置能力。

二是积极践行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理念。坚持公益性效益优先,深入开展延缓泥沙淤积关键措施、枢纽调度运用方式等总结研究,持续提升枢纽运行管理能力,促进减淤、供水、生态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将生态保护融入枢纽运行全过程,纵深推进库区“清四乱”常态化,有力守护库区生态环境。

三是数字赋能构建智慧防御体系。持续优化和深入应用数字孪生小浪底系统、“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体系等水利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智能大坝”建设,为枢纽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加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决策支持,全面提升枢纽运行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来源:中国水利



分享到: